听力衰退问题有年轻化趋势,原因是年轻人习惯调高音乐声量。要是已经出现听力障碍,无论老少都应尽快求医并佩戴助听器,以免问题变本加厉,甚至提高患上失智症的风险。
高龄和工作环境嘈杂都会提高听力损失的风险,因此年长者和没佩戴适合耳塞的建筑工人都比一般人更有可能面对听力问题。不过,现在更让人关注的是年轻人,因为高声量的音乐引起的听力损失(music-induced hearing loss)出现上升趋势。
引发听力问题的不只是一般人可能马上联想到的摇滚演唱会,还包括常常被忽略的各种耳机。“透过个人音响器材播出的音量,可能对听力造成严重伤害。耳蜗內的毛细胞(hair cell)可以承受的声量是有限度的,声量越大,承受时间越短。”
手机音量调至70%左右,一般为85分贝(dB),这个音量水平听上8小时仍属安全。不过,人们可能因为环境嘈杂,例如听得到地铁运行发出的噪音或其他交通声量,而把音量调高到100%,即100分贝或更高,这个音量我们最多只能承受两个小时。
如何知道音量是否过高?要是其他人都能听得到你的耳机发出的声音,那肯定是太大声了。
别等七年后才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科技近年取得不少进步,但佩戴率还是不高,只有大约30至40%左右,意即超过一半的听力损失者并没有佩戴任何助听器。“大部分人在初次诊断患有听力损失后,都不会开始使用助听器。在听力损失较轻微的时候,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听力问题,但基本上可以自己调整沟通方式来应对。调查显示,患者可能要等上七八年后才决定佩戴助听器。”
许多患者不愿立即佩戴助听器,可能是因为不想正视自己的听力问题,又或者认为“戴助听器很丢脸”。这是必须改变的错误想法。“助听器是高科技的电子医疗器材,年龄越小,其实从中获得的益处越大。此外,助听器的设计已经非常时尚,而且并不明显,有些看起来就像时髦的耳机。”
有些人也可能觉得听力“没那么重要”。“他们可能以为听力损失就是听不见较小的声音,只要其他人讲话大声一些,自己就可以听得到了。如果是暂时性的失聪确实如此,但如果是听力损失,其实并不能逆转,而且会变本加厉,到时就不再是听不到细小的声音,而是错过人生的宝贵时刻,还有更多。”
研究已经显示,听力损失不单纯是听不到或听不清楚,而是还会影响大脑、认知能力及社交生活,并提高其他疾病,例如失智症的风险。
调整心态让助听器发挥更大效益
许多患者都是因为听力严重受损才决定求医,但之后可能因为不习惯而弃用助听器。李淑颖解释,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对于助听器有错误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她指出一些常见误区:
·助听器会放大声响,结果让听力问题变本加厉?
事实是,有了听力损失却不戴助听器,反而让情况更快恶化。正如多运动有助加强肌力,耳朵和大脑都应该多“练习”聆听,才能避免退化,并且渐渐习惯助听器,从而改善生活素质。
助听器是医疗器材,须由专业医疗人士配给,并根据个别听力损失情况调节,而且要定期复诊,确保器材运作正常。
·助听器不必一直戴着,外出时才戴就可以了?
其实,醒来后就应该戴上助听器,直至晚上入睡。不过,用户应该循序渐进,佩戴初期可以每天在家戴两三个小时,接着慢慢加长至4至6小时或更长时间。
如果只在外出时佩戴助听器,在家时可能听不到敲门声或其他重要声响。就算是独居人士,没有谈话对象,家里也会有许多小声音,例如风扇、冷气、风声、雨声等,佩戴助听器就能听到这些声音,提高自己对于周遭环境的意识,同时让大脑保持活跃。
“在家里听听小声响,外出时就比较容易习惯更嘈杂的环境。如果在家里时非常安静,外出时却佩戴助听器,可能会觉得声音太杂乱,因此应该在家习惯佩戴短时间的助听器,接着延长时间,并且在外出时戴上。多用助听器,大脑就会逐渐习惯。不过,我们不能要求助听器让我们恢复原来的听力,如果可以调整心态,学习接受不一样的聆听感受,就能从助听器获取更多效益。”